减负解忧家长满意 中山“双减”政策成效显著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1 16:57: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20217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了解中山“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有关情况,202278月,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对中山市教育体育局、中山市市场监督局开展调研,并对1633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家长开展问卷访谈。结果显示:课程改革得到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义务教育学校100%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参与率高、学生课后作业和压力减少,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及从业人员人数大幅度缩减,但校外培训需求依旧存在。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对象子女目前就读的年级分布多样,子女就读小学一至三年级占36.3%,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占28%,初一的占16.3%,初三的占11.8%,初二的占7.6%(见图1)。 

    

  





1 调研对象的子女就读年级分布对比图 

    

 

  二、“双减”实施一周年成效显著 

  “双减”政策自20217月公布实施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双减”工作专班,制定发布多项政策,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大幅压减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及从业人员数量,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贯彻执行“双减”政策一年来成效显著。 

  (一)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山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以“未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强化师生互动。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重视依据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者特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探索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课后延时服务广、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 

  调研结果显示:中山市共有293所义务教育学校,100%都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丰富,各个学校的服务内容略有不同,在可多选的情况下,各学校提供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占比排序如下:辅导作业占65.7%,托管自习占64.0%,体育类课程占50.8%,艺术类课程占44.2%,拓展课堂知识占41.2%,益智类课程占32.6%,文化类课程占31.2% 

    

  


1 受访家长表示子女入读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比例 

  

    

  87.1%的受访家长表示子女参加了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只有12.9%表示由于家长有精力辅导孩子、课后延时服务与子女的其他校外培训时间冲突等情况未参加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 

  (三)课后延时服务为家长解忧、家长满意度高 

     1.课后延时服务不收费或费用收取低,减轻了家长负担 

  调研结果显示:57.4%的家长表示孩子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不收费,15.1%的家长表示每学期收费300元以下,9.6%每学期收费500元以上,9.4%每学期收费300399元,8.5%每学期收费400499元(见图2)。 

 

 

 

   

  2 课后延时服务每学期收费情况对比图 

    

  2.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 

  调研结果显示:65.3%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结束的时间在下午56点,19.4%结束时间在晚上67点,11.2%结束时间在晚上7点以后,只有4.1%的结束时间在下午45点(见图3)。大部分职场父母的下班时间在下午56点,95.9%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在下午56点及以后,与职场父母的下班时间衔接,解决了孩子放学而家长还没有下班的接送难题,方便了家长。 

    

  



3 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对比示意图 

    

  3.课后延时服务总体满意度高 

  课后延时服务提供各种特色课程和课业辅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同学间的交往和友谊,加上收费低或不收费,同时解决了孩子放学而家长没有下班不能接送的难题,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总体满意度高。调研结果显示96.4%的家长对孩子参加的课后延时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其中41.9%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54.5%的家长表示“基本满意”,仅有3.6%的家长表示不满意。 

  (四)学生作业时间和考试压力减少 

  1.学生每天在家完成的学校作业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10.1%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的学校没有布置书面作业,43.7%表示平均孩子每天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完成学校作业,24.5%表示需要一小时以上,21.7%表示不超过半小时(见图4)。 

    

 

 

 

  4 受访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对比图 

       

  2.“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29.5%的受访家长反映孩子“双减”后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小幅减少”,21.9%反映“大幅减少”,17.6%反映“基本不变”,5.0%反映“小幅增加”,2.2%反映“大幅增加”(23.8%的调研对象子女就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一,未参与该题的做答)。 

  3.“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组织的考试相对减少,学生考试压力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在可多选的情况下,80.4%的受访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学校有期末考试,53.0%有期中考试,55.8%有单元测试,25.1%有月考,9.7%没有任何考试。28.0%的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表示考试压力“明显减少”,24.1%表示考试压力“略有减少”,仅有2.8%的表示考试压力“略有增加”,1.9%表示考试压力“明显增加”。 

  (五)超八成受访家长支持实施“双减”政策 

  1.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压力相对下降 

  94.9%的家长反映学校不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方面的压力下降。调研结果显示,34.6%的家长表示辅导孩子作业压力基本不变,28.6%的家长反映辅导孩子作业方面的压力“略有下降”,23.2%的家长“显著下降”,9.3%的家长“略有上升”,4.3%的家长显著上升。 

  2.“双减”政策符合大部分家长改善孩子受教育状况的预期 

  调研结果显示:40.2%的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可以减少孩子的压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很符合改善孩子受教育状况的愿望;24.6%家长认为双减政策部分满足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少部分不合预期,比较符合孩子受教育状况的愿望;14.6%的家长认为基本符合对孩子受教育的期待;12.8%的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大部分不能满足对孩子受教育的期待;7.8%的家长认为孩子升学压力大,双减政策减少作业和校外培训会让孩子成绩下降,完全不符合对孩子受教育的期待。 

  3.“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家长焦虑,多数家长支持双减政策实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朴素愿望,读重点高中、考名校是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许。为了目标不断“鸡娃”,看别人上培训班,也给自己孩子报班,是很多家长的选择,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家长鸡娃的焦虑。调研结果显示:64.1%的家长反映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家长“鸡娃”的焦虑,21.3%的家长反映双减政策不能缓解家长“鸡娃”的焦虑,14.6%的家长表示说不清。参与调研的大部分家长认可双减政策,83.8%支持实施“双减”政策,12.4%不支持实施“双减”政策,3.8%不了解“双减”政策。 

  (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行业规范性进一步提升 

  1.大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 

  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有关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或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全市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由20217月的1017所压减至70所,从业人员数量和学员数量也大幅减少。 

  2.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和资金监管 

  规范培训机构经营、宣传和发展,告诫校外培训机构注意办学安全。由中山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山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用全面纳入资金监管,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培训收费专用账户,防范培训费用“退费难”、校外培训机构“卷钱跑路”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校外培训需求仍旧存在 

  由于家长教育理念和对子女的教育需求不同,校外培训需求仍旧存在,调研结果显示:31.5%的受访家长表示子女参加了校外培训,部分学生既参加了学科类校外培训,又参加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加校外培训的时间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和周六周日。 

  (一)加强学习是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主要原因 

   调研结果显示:18.0%受访家长的子女参加了学科类校外培训,送孩子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占49.3%,家长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占42.9%,孩子感兴趣主动要求参加校外培训占38.8%,校内课堂学习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占36.4% 

  (二)培养兴趣爱好是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主要原因 

  调研结果显示:24.8%的受访家长的子女参加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送孩子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培养兴趣爱好占88.2%,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占63.7%,拓展孩子知识面占51.6%,增强孩子社交能力占18.3% 

      四、持续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公平提供优质教育 

  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和办学条件客观上存在差异,优生优育大背景下,家长们普遍重视教育,对子女受教育期望高,择校的目的是希望子女能在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读书,参与培训的目的是希望子女更加优秀。建议继续执行优质示范学校公开公平摇号入学制度,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均衡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开设名校优秀师资培训交流课堂,让掌握先进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通过公开示范课堂等方式分享经验,促进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大部分学校成为优质示范学校,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二)增加高中学位、提高职高水平,缓解升学压力 

      一方面建议继续增加高中学位,提高高中入学率,缓解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办学条件,加强管理,并为有需要的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再深造的途径和机会。 

  (三)正确看待校外培训需求,避免一刀切 

  正确看待校外培训需求,不同孩子的学习潜力和兴趣爱好不同,挖掘孩子的潜力和特长,开展针对性教育,发展壮大孩子的特长,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校内教育不能满足的部分,可以适当引入校外培训,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避免一刀切。 

  (四)增加寒暑假学校课后服务,适当提高教师待遇 

  寒暑假假期长,上班族家长工作日无法照看孩子,孩子独自在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看电视、打游戏非常损伤孩子的视力,参加校外培训,费用支出又增加家庭负担。目前开展寒暑假课后服务的学校不多,建议引导鼓励更多的学校适当增加寒暑假课后服务,并适当提高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