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奋进谱华章 扬帆起航再出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18 09:16: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年来,中山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事业阔步向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市文明繁荣昌盛,广大人民群众沐浴改革荣光,尽享发展成果。

  一、收入提高消费提质“增福祉”

  十八大以来,中山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越来越多地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较快增长,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7424元,增长到2021年的57901元,增长111.1%,年均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23 元,比2012年增长110.1%,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50元,比2012年增长130.6%,年均增长9.7%。中山市持续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就业创业、民生保障、精准扶贫脱贫等民生政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互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等方面加大力度,城乡融合速度不断加快,中山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增速连续多年赶超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1.59逐步缩小至2021年的1.44,多年来一直保持全省最小。

                                                            

  十八大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调整,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市场供给方式不断创新,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作用。2021年,中山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7853元,比2014年增长72.0%,年均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144元,比2014年增长70.6%,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244元,比2014年增长92.5%,年均增长9.8%。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山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38.6%下降到2021年的33.9%,下降4.7个百分点,中山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相对富裕水平,超过小康型社会标准。

                                                           

  二、稳供保价持续发力“惠民生”

  十八大以来,中山经济发展以稳中求进作为总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有关部门保供稳价持续发力。2012—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保持在温和上行区间,CPI累计上涨20.2%,年均上涨1.9%,涨幅为珠三角九市最低。

  2012—2018年CPI各年涨幅在0.8%—2.3%之间。 2019年,受非洲猪瘟、环保禁养和“猪周期”因素叠加影响,自6月起中山猪肉零售价格逐月攀升,随着猪肉价格不断走高,作为猪肉替代品的鸡、牛、羊类价格跟随上涨,在食品价格带动下,全年CPI上涨3.1%。2020年,受翘尾因素、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中山猪肉、鲜菜价格明显上涨,带动CPI上涨2.6%。此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企稳,保供稳价政策实施有效,市场供求关系日益改善,CPI指数回落,呈现出平稳上涨、温和可控的良好局面。

                                                        

  三、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解难题”

  十八大以来,中山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目标,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至2022年低保标准从430元/月提高到1160元/月,上涨169.8%。2012年建立低保标准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2014年、2017年、2020年先后三次对该机制进行调整,低保标准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挂钩。对“三无”“五保”等特困人员的保障投入持续增加,“三无”和“五保”人员月保障标准由2012年的536元/月、891元/月提升至2022年的1856元/月。此外,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危房改造等专项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病帮扶中心”“危房改造中心”“教育帮扶中心”等三大帮扶中心,努力破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居住难”“读书难”等问题。“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自2018年4月18日试运行以来,实施大病慈善救助6685人次,发放慈善救助金约1241万元。“中山市教育帮扶中心”自2016年启动以来,共资助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困难学子1663人次,支出助学资金达445万元。

                                                                  

  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努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18年,创新推行“1+2+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即1个服务中心、2项主功能服务、N项拓展服务)。2020年,深化“3+4+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即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互联网+”3大平台,做强助洁、助餐、助医、助安服务4项服务,拓展精神慰藉等N项服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脱虚入实。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92家,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镇级共有23个,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共有268个;中山市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服务申请审批记录5231条,助洁、助餐、助医、定期巡访等服务记录约84.8万条,调度中心话务坐席共接听1354次电话咨询,主动呼出老年人关怀电话20251次。

  困境儿童保障日益完善。从2012年至2021年,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1000元/人/月提升至1924.4元/人/月,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600元/人/月提升至1578元/人/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500元/人/月提升至1578元/人/月。2021年全市在册集中供养孤儿285人、散居孤儿4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3人。分别发放保障金约792.37万元、87.54万元、239.04万元。

  四、教育均衡高质发展“育新人”

  十八大以来,中山强化党建引领,以德育为抓手,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深入开展教育管理改革,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达99.4%。推动全市76所民办学校、346所民办幼儿园和817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完成“党建入章程”。

  教育经费逐年提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经费从2012年的 84.07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79.72 亿元。实施“强师工程”,义务阶段及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人数由2012年的21972人增加至2021年的31135人,增长41.7%。2021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27106人,平均每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下降至17.7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029人,平均每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下降至13.5人。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中山市新一轮“强师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现有特级教师63人,正高级教师35人,省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47人。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从68.4%提高到78.6%,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从90.8%提高到95.7%,高中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27.0%。

  各类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全市幼儿园达560所,增长24.4%,其中公办园幼儿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0.2%,普惠性幼儿园达466所,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2.0%。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8.05万人,巩固率达99.8%,累计解决24.8万随迁子女入学。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8.85万人,高考本科总录取率一直稳定在七成左右,高出全省近30个百分点。实施“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招生,打通中等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中山科技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建设稳步推进中。

                                                       

                                                         

  五、医疗服务快速发展“促健康”

  十八大以来,中山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健康中山”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健康状况持续向好。人均预期寿命由2012年的78.09岁提高到2021年的81.08岁(全省78.4岁);婴儿死亡率由2012的2.62‰下降到2021年的1.67‰(全省2.13‰)。居民健康状况持续向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位居全省前列。

  医疗卫生资源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床位数、在岗职工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口执业注册护士分别达到1145个、16523张、31426人、2.24人、2.89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103.4%、45.8%、53.9%、24.4%、21.4%。2021年全市万元以上设备32052台,比2012年增长132.3%。全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2个,基本实现一村一站,满足辖区内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医,“家门口”就医成为普遍。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480个,常住人口签约116.9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49.97万人。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医疗质量提升,打造大湾区西翼医疗高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是“中国地市级医院竞争力百强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市级“十三五”临床高水平重点专科12个,重点专科28个,特色专科16个;启动实施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持续加快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多项新技术项目在中山首次开展,其中“鼻咽癌精准诊疗方案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教育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市人民医院成立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成为广东省肝胆外科ERAS示范病房第一批共建单位,被授牌广东省儿童遗尿疾病诊治定点单位以及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建设中心建设单位。

  六、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展风采”

  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常态化,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赛事蔚然成风。通过体育促消费、引导举办高端商业体育赛事等方式,不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强市迈上新台阶。

  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8.2%。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不断完善,全市体育场地面积1056.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社区健身点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均达100%,公共体育设施100%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基本形成城乡居民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网站实现全市全覆盖,社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驿站等公共体育设施遍地开花。中山马拉松、粤港澳大湾区羽毛球赛、“市民杯”乒乓球公开赛等各类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开展。体育场馆承接各类赛事和活动近800场次,体育彩票销售金额累计39.93亿元。

  竞技体育成绩亮眼。苏炳添、陈艺文等多次斩获各类国际赛事桂冠。中山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为广东代表团夺得11金4银3铜,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再次夺得5金6银10铜。武术套路、柔道、田径、篮球等多个项目在省锦标赛事中屡创佳绩。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67所,篮球特色学校12所、排球特色学校5所,省级以上传统项目学校22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24所301个项目。全省率先开展田径、足球等13个项目高中阶段高水平运动员选拔。

                                                                           

  携手人民银行首创举办“体育惠民,乐动中山”品牌促消费活动,200万消费券普惠广大市民,拉动消费超千万。同时,探索“体育+金融”发展新模式,打造一批体育规上企业,以金融助力高端商业体育赛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文化兴城”两条主线,打造一流体育营商环境。

  七、文旅融合异彩纷呈“著华章”

  十八大以来,中山坚持文旅融合、文化惠民,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中山更添华彩。

  重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积极承接第七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研讨会等重大活动,依托国家级、省级平台不断提升中山文化影响力。成功策划举办“岭南潮声”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书法精品展、“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等文化交流活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合作。积极推进市镇两级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化发展,先后打造了“书香中山”“中山合唱季”“中山·公园音乐周”“绿色暑假·缤纷文化”等市级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和“小榄菊花会”“西区醉龙文化节”“南朗稻田音乐节”“东区金龙文化节”“坦洲咸水歌文旅季”等镇(街)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全覆盖。中山纪念图书馆和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共享型纵横结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模式,全市23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建设标准,镇(街)图书馆全部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建成“文旅中山”有线数字电视平台、“中山文旅云”平台、智慧课堂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015—2017年,中山连续3年获评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6月,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含个体户)约3万家,其中上市企业10家,规上限上企业393家。2017年至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112.91亿元上升到118.6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29%增加至3.33%。截至2022年6月,全市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20家。2021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者775.68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73.8%;旅游业总收入129.5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7.58%,恢复至2019年的67.9%。

                                                                  

                                                                     

  八、交通建设阔步向前“加速度”

  十八大以来,中山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大力度推进“四纵五横”高速路网、“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三纵三横”轨道交通网等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实现一小时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

  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保持增长状态,由2012年的37.22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297.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03.63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7倍。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截至2021年,公路总里程3307.4千米(含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577.3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条(京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中江高速)共189.3千米、一级公路460.3千米、二级公路519.9千米、三级公路492.8千米、四级公路1067.8千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185.4千米。

                                                                               

  交通强市建设有成效。中山现共有公交线路220条,4100多个公交站点,日均8700多个班次,公交运营里程4000多公里,营运公交车辆2640辆,全面实现100%纯电化,实现公交车WIFI全覆盖、手机二维码支付乘车。2019年中山成功创建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市,成为全省两个公交示范城市之一,实施公交一盘棋项目获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十佳创新成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总结制定中山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指引,获得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引引用。推进横门出海航道、趸船码头建设等航道基建项目建设,完成中山智慧航道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推进船舶防污设施改造,港口岸电实现建设和使用全覆盖,开展全市内河营运船舶液化天然气(LNG)清洁动力改造示范工程,建设智慧港口试点。南沙港铁路实现货运化通车,深江铁路等“三纵三横”轨道交通主体框架加速构建。2021年,中国海油中山黄圃加注站完成广东省首批新建液化天然气(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首次加注工作,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绿色航运示范工程首次加注工作。中山市坦洲快线获评广东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深中通道建设加速度。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动工建设,标志深中通道实际工程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东人工岛启动建设,2018年,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至2021年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累计完成全线32个管节中20个的对接安装;东、西人工岛有序推进建设;关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与中山大桥完成实现“双桥四主塔”封顶,其中伶仃洋大桥主塔、锚碇锚体完成施工,完成主索鞍吊装,中山“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战略正在加快推进。

  九、绿色发展富有成效“美生态”

  十八大以来,中山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践行“两山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施政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中山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截至2021年,中山建成国家生态镇18个,广东省生态示范镇15个,市级生态示范村(社区)247个。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共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3.7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5.3平方公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2.75万亩,建成36个森林、湿地主题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20个,面积共11011公顷。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16年以来推动400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建成2个国家级、29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21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4%,比2015年提升11.5个百分点。推进智慧环保工作,投入2.9亿元建设全省领先的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成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全面监控全市15个流域水环境;建设9个大气标准站和300个大气微观站;构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全过程监管平台;建设中山市固体废物在线监控管理平台。

  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中山PM2.5、PM10、CO、NO2、SO2等5项指标已实现多年稳定达标并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1,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89.9%,六项指标全面达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4位,全省排第12位、珠三角排第4位。“十三五”以来,全市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从66.7%提升到83.3%;2021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标,其中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在全省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位列第3位。

                                                            

  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建成5个涉VOCs工序集中生产的“共性工厂”,全市域禁燃高污染燃料、禁行黑烟车,工业燃煤锅炉改造全部完成,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化。扎实推进碧水攻坚战,16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未达标)水体完成整治并通过国家专项检查工作组核查,已立项投入超626亿元开展覆盖全市15个流域的未达标水体整治。稳步推进净土防御战,截至2021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99.7%。有效提升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做到生活垃圾100%焚烧处理,焚烧后炉渣100%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为100%。

  继2011年中山获得全国首个地级生态市称号后,十八大以来中山生态环境保护获得多项荣誉。2016年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老旧车淘汰位居全省首位;2017年黄标车淘汰位居全省首位;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增幅、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首位;2019年中山港码头站获评全国“最美水站”,中山市环境监测站获评国考水站先进托管站;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地级市。

  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展新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中山市深入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成立中山市乡村振兴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市222个涉农村(社区)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超7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南朗左步村、三乡雍陌村、南区曹边村、板芙里溪村等特色精品村各美其美。建成乡村旅游类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示范点18个,省AAA级农业公园3家、市级农业公园12家,新增省乡村民宿示范镇1个、乡村民宿示范点5家,新增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4个,南朗左步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打造具有香山风韵的湾区版精品示范村,乡村面貌不断改善。

  乡村产业效益全面提升。创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全面提升。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51.2亿元,同比增长24.8%。农业(种植业)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46.7%。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25万亩,粮食产量1.47万吨。加快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新增黄圃腊味和三角生鱼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聚集效应初显。连片集中发展优质水产、精品花木、特色水果、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完成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新增认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个,共认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省级专业镇8个、专业村29个,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效益全面提升。

  富民兴村质量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增长迅速,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4,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小。加强建设乡村振兴人才,20年来首次100%实现三个“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100%“交叉任职”,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设立“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及农村电商、农村创新创业等重点工作,打造乡村人才培训阵地。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推动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公厕建设计划,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在特色精品示范村率先开展“乡村(社区)信息通信新基建工程”试点建设,开展农村村内道路建设攻坚,实现全市行政村村内道路硬化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富有成效。基层治理不断完善,标准化建设313个镇村“同心园”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党群服务站331个,构建市镇村组四级共建共治党群服务阵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村村有法律顾问”,全面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实现市镇村调解网络全覆盖。全市共8个村(社区)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63个村(社区)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展望未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双区”驱动,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更具更富活力、更有魅力、更加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