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幸福花开 伟人故里再展新颜——“十三五”时期中山民生发展成就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11 16:02: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十三五”时期,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五年来,中山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事业阔步向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第六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第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第四次捧得“长安杯”,第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伟人故里再次焕发迷人华彩。

  一、收入消费增量提质添福祉

  “十三五”期间,中山通过不断推进保障“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政策措施,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5712元,增长到2020年的52754元,突破五万元,累计增长47.7%,年均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7254元,增长到2020年的54737元,累计增长46.9%,年均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4405元,增长到2020年的37633元,累计增长54.2%,年均增长9.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质高效种养业,助推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集体经济活力凸显,集体分红和租赁收入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随着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务工人员涌入,村集体利用集体用地建造厂房、商铺等,通过出租获取收益,并以集体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村民,拥有土地的村民也建了大量出租屋,获得租金收入,推动中山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提高转移支付水平,着力发展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发展,利用集体经济收益改善村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为其提供代缴社保医保、子女就学补助、老人慰问、困难户慰问等福利待遇,推动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十三五”期间,中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5年的1.53逐年缩小到2020年的1.45,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小。

                            

  “十三五”以来,中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居民收入日益增加而快速增长,并不断优化升级。居民消费由2015年的23399元增长到2020年的32735元,累计增长39.9%,年均增长6.9%。中山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而食品以外的消费比重逐渐上升,生活消费品质日益提高。2020年中山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4.4%,比2015年下降1.1个百分点。由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组成的发展型消费需求逐步增加。居民发展型消费由2015年的76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26元,累计增长30.6%,年均增长5.5%,2020年受疫情影响比2019年小幅回落。

                                 

  二、稳供保价成效显著惠民生

  “十三五”期间,中山CPI呈温和上涨态势。2016—2018年中山CPI累计涨幅分别为1.9%、1.6%和1.4%,随后指数持续回升,2019—2020年,累计涨幅分别为3.1%和2.6%。“十三五”期间累计增长11.1%,比全省低1.5个百分点;年均涨幅2.1%,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整体走势与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平稳上涨、温和可控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期间,中山CPI中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六升二降的特征,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明显,累计涨幅为24.9%,涨幅领跑八大类。医疗保健类价格累计涨幅达到21.1%,与食品烟酒类价格共同成为拉动中山CPI上涨的主要动力。衣着类价格累计降幅为1.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累计降幅为0.7%。

  三、务实为民纾困解难强保障

  “十三五”期间,中山不断完善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分类织密兜底保障网,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兜底保障持续提升。中山聚焦特殊群体,在全省率先打造“三大”帮扶中心积极破解难题。打造“大病帮扶中心”,努力破解“因病致困”难题;打造“危房改造中心”,努力破解困难群众“居住难”问题;打造“教育帮扶中心”,努力破解困难学子“读书难”问题。各项兜底保障也不断提升。2017年,在全省率先大幅提高低保水平,低保标准从629元提高到896元,增幅42.4%。2020年,低保标准提高到1100元/月,与2016年相比,增幅74.8%,年均增长18.7%。关爱特殊群体,着力保障各类特殊群体生活水平,切实提升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2016年的1220元/月提高到2020年的1760元/月,增长44.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2016年的每人每月100元、150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175 元、235元,分别增长75%、56.7%。

                             

                                   

  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中山努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18年,创新推行“1+2+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即1个服务中心、2项主功能服务、N项拓展服务),坚持以服务中心为载体,做实各类养老专项服务。2020年,进一步推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脱虚入实,深化“3+4+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即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互联网+”3大平台,做强助洁、助餐、助医、助安服务4项服务,拓展精神慰藉等N项服务),着力解决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未能充分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61家,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0%覆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83%。

  困境儿童保障日益完善。强化儿童福利机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医、教、养专业人才力度,加大儿童保障力度。2016年,出台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019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印发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制定出台《中山市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办法》,破解了成年孤儿安置问题。

  四、教育事业根深叶茂吐芳华

  “十三五”期间,中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经费逐年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经费从2015年的95.1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40.58亿元。实施“强师工程”,义务阶段及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人数由2015年的24811人增加至2020年的29491人,增长18.9%。2020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25650人,平均每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下降至17.9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841人,平均每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下降至13.3人。以“互联网+优课”为抓手推进教育信息化,打造“中山在线教育名师课堂”品牌。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高考总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一本录取率均居全省前列。

  各类教育有序发展,教育强市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更加普惠,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452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2.2%。义务教育更加均衡,2015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省和国家评估认定,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称号。“十三五”以来,完成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小学53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3万个;另外还有正在开工的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小学25所,完工后可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2万个。职业教育更加精准,顺利通过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市验收。高水平大学建设稳步推进,中山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山校区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五、医疗卫生强基筑网保健康

  “十三五”期间,中山城乡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预防保健网不断巩固和发展,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健康中山”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医疗卫生资源快速增长,医疗卫生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资源快速增长,医疗卫生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全科医师数分别达到1079个、16024张、9859人和1150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56.8%、20.9%、47.5%和266.2%。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3.1%提升到2020年的4.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人均费用从2015年的40元提升到2020年的73.46元。全市共建成中医类别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山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全力防控,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社区“零传播”的非凡成就。

  基层医疗服务持续增强,“家门口”就医成为普遍。每个镇街均建成一家以上综合医院,镇街二甲医院达到15家、三甲医院1家。24个镇街均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步行15分钟可在家门口就近就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镇街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总人次达到2135.13万人次和28.51万人次,分别占全市门诊和住院总量的76.8%和61.2%。

  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居民健康指标持续提高。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308.57万份,建档率达到93.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艾滋病、结核病防控有力,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持续下降。与2015年相比,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79.4岁提高到81.0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9.68/10万下降到6.3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61‰下降到2.19‰,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六、大众体育蓬勃发展增活力

  “十三五”期间,中山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常态化,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赛事成绩斐然,体育强市取得可喜成就。

  全民健身常态化,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59.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2%。全域各级体育设施1280处,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4平方米,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市大、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社区健身点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均100%。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00%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全民健身站点快速发展,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1.46万,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实现镇区100%覆盖。

  群众体育品牌化,民间体育运动绚丽多彩。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达170个。连续四年举办中山马拉松赛,成功承办WBO洲际拳王争霸赛、第二届亚洲杯女子棒球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中山第八届运动会、中山市第二十二届老年人运动会,连续11年承接CBA联赛中山赛区比赛,先后举办四届体育节、四届市民杯羽毛球赛等。千艇竞渡、赛龙夺锦、舞狮醉龙、毽球拔河等地方特色民间体育运动绚丽多彩。

                                 

  七、文旅融合春风化雨润民心

  “十三五”期间,中山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欣欣向荣,文化中山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文化惠民成果丰硕。承办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如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2020年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区域交流活动等。坚持每年承办一次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等全国性合唱展演活动,中国合唱协会首个全国网络合唱培训基地落户中山。开发应用“你点我送”文化惠民通平台,创新开展“市民选书 政府买单”读者荐购活动。大力发展文旅志愿服务,“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项目获得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成长的美好”--中山市文旅志愿者昭通摄影展项目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实施项目。打造“书香中山”“市民大舞台”等为代表的一批市级公共文化品牌和“小榄菊花会”“西区醉龙文化节”“南朗镇稻田音乐节”等为代表的基层特色公共文化品牌93个,每年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超过2万场次。广播电视产业加速发展,成立融媒体中心,搭建融媒体综合平台,共享“台、网、微、端”各种资源。发展壮大4K超高清电视产业,截至2020年,全部频道实现高清化播出。完成光纤到户网络建设覆盖约11.67万户,拥有4K高清电视用户26万户。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验收实现达标率和优秀率双100%。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入选全国首批十个、广东唯一一个国家试点,全市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全市270个行政村(社区)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三三”模式被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委作为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向全国及全省推广。“以‘共享+’理念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获得2020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典范。

  景区创建实现新突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卓有成效。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412万元,扶持103个文化产业项目。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成功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新增2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3A级旅游景区。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累计投入6000万元,开展了22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51个。孙中山研究交流中心正式挂牌,举办“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孙中山影响力。

                                

  八、交通建设阔步向前助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山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外通道,加快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二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生活圈”,完善涵盖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码头在内的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型大交通体系。

  交通强市建设嵌入“智能芯”。中山积极推广应用中山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实现对项目全生命过程的管理,实行动态监管。全市公路总里程预计达293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63公里,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网,深江铁路、南沙港铁路动工建设,深中通道、西环高速、东部外环高速等一批高速开工建设,广中江高速三期建成通车,三角快线(港口段)、黄圃快线、沙港公路等一批快线建成通车,完成长江路、博爱路快速化改造,大沙南路、富康路、齐学路等多条“瓶颈路”实现贯通,完成中心城区23条市政主干道路提升改造,完成1444条共60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公共交通建设迈向“信息化”。2017年,中山正式启动建设公交车移动wifi服务,公共交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不断提高;2018年,全面实现公交车手机二维码支付乘车;2019年,成功创建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市,成为全省两个公交示范城市之一,实施公交一盘棋项目获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十佳创新成果。

                                

  深中通道建设驶上“快车道”。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动工建设,标志深中通道实际工程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东人工岛启动建设,2018年,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六节海底隧道沉管管节安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8.3亿元,占批复概算446.91亿元的37.7%。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创造了一个月沉放一个管节的“深中速度”,中山“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战略正在加快推进。

  九、城市生态绿色发展更宜居

  “十三五”期间,中山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向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宣战,建设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创新开展生态补偿工作,继2015年成为广东省首个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的城市后,2018年新增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补偿全覆盖。

  “十三五”以来,中山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能源改造。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扩展到全市域,除热电联产火力发电企业机组外,全市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控全市500个生物质锅炉的运行情况;全市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化,货运行业使用新能源车辆推广顺利;全市除危险品码头外的各类码头已实现岸电建设和使用全覆盖。中山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66.7%提高至83.3%,入海河流提前一年消除劣Ⅴ类水体。中山PM2.5、PM10、CO、NO2、SO2等5项指标实现多年稳定达标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从2015年的190天稳步提升到2020年的211天。

  “十三五”期间,中山生态环境保护获得多项荣誉。2016年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老旧车淘汰位居全省首位;2017年黄标车淘汰位居全省首位;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增幅、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首位;2019年中山港码头站获评全国“最美水站”,中山市环境监测站获评国考水站先进托管站;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地级市。

                               

  展望“十四五”,中山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更高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更高水平得以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