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山居民情绪稳定 对政府信心进一步增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5 11:26: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给人们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疫情危机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为了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公众的情绪状况及变化趋势,中山调查队8月份对203位城市居民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居民情绪自我评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山居民总体情绪状况稳定,对疫情的担忧情绪逐步缓解,个人生活满意度上升,对政府信任度和国家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203位居民中男性占27.6%,女性占72.4%;20岁以下占3.0%,20—39岁占51.7%,40—59岁占38.9%,60岁以上占6.4%;从职业来看,企业或其他雇员占40.4%,公职或事业单位人员占34.0%,其余自营人员、离退休人员、无业(失业)人员和雇主分别占8.9%、8.9%、5.4%和2.4%。超七成(73.9%)的受访者今年1—3月疫情期间未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21.7%间接参与,如社区工作、志愿者等其他防疫防控人员,9人(4.4%)为直接参与者(医护人员、一线防疫防控人员等)。所有调研对象均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二、疫情期间居民情绪特点及表现

  (一)总体情绪状况稳定,生活工作影响较小

  调研显示,58.6%的受访者情绪总体状况基本稳定,32.0%认为波动较小,波动较大的仅占9.4%。过半受访者(53.2%)认为由于情绪波动而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较小,36.0%认为没有影响,影响较大的仅占10.8%。

  本次调研请受访者从20个情绪状况开展自我评价,分别对1—3月底、4月至今两个时期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1—5分:1分代表很少或几乎没有,2分代表有一点,3分代表中等,4分代表很多,5分代表非常多(分数越高,该情绪状况越强烈)。具体平均得分见表1。

  (二)疫情初期生活计划受影响,担忧情绪较为明显

  今年1月下旬,疫情在武汉大范围爆发,官方发布的确诊人数不断上升,随后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并落实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街道变得空空荡荡,居民大部分居家通过网络或电视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疫情的突然发生,使人们原定的春节旅游、走亲访友等计划取消,也延迟了社会复工复产的步伐。调研数据显示,1—3月底,受访者“感觉疫情来得很突然方面”的评价为3.51分,高于中等水平。由于疫情来得突然,居民的生活计划受到影响,受访者“计划被打乱时不开心”的情绪为2.60分。

  由于疫情发生的突然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一定程度上给公众带来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1—3月底,受访者“担心生活工作受影响”的情绪评分达2.96分,“不敢出门,担心被感染”的评分为2.48分。同时,疫情初期各类防疫用品,如医用口罩、消毒酒精等供不应求,居民抢购这类物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受访者关于“抢购口罩、生活物品等物资”的情绪评分为2.75分。自4月份起,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居民担忧及恐慌情绪有所缓解,这三项评价分别下降0.75、0.96和1.06分。

  (三)居民安全感和自我状态满意度上升,生活信心恢复

  调研结果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居民在安全感和满意度方面总体评分较高。4月至今,受访者对于“我觉得自己很安全”和“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比较满意”的情绪评价均为3.51分,分别比1—3月底期间高0.42和0.21分。1—3月底,超五成(53.7%)受访者表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感受很多或非常多,平均分为3.50分,4月至今上升至3.66分。在对政府的各项措施满意评价上,1—3月底平均分为3.78分,居所有项目之首,虽然4月至今评分小幅下降0.04分,但从反映满意的强烈度来看,反映强烈(评分为4或5)的受访者比例从1—3月底的62.6%上升到4月至今的64.0%。

  (四)总体负面情绪不多,受访者心理韧性较高

  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对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及时公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引导公众主动、正确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带给公众的负面影响。受访居民在部分负面情绪方面表现较少,即使在1—3月底疫情较为严重期间,居民自我评分远低于中等水平,如“感觉自己真的病了”“怨恨排斥从疫区来的人”“夜不能寐,睡眠质量很差”“经常感到悲伤,对未来缺乏信心”“感到无能为力很无助”“对人和事物失去应有的兴趣”等均低于2分“有一点”的水平。

  另外,本次调研请受访者对6个韧性状态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分别对1—3月底、4月至今两个时期进行评分:1分代表从不,2分代表很少,3分代表有时,4分代表经常,5分代表一向如此(分数越高,该韧性指标表现越强烈)。具体平均得分见表2。

 

 

从调研结果来看,受访居民对各项韧性指标的平均评价均超过3分,其中居民在自我情绪管理和对今后生活的展望上表现较为突出。1—3月底,58.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或一向对生活抱有希望,4月至今该比例上升4.5个百分点,达63.1%。另外,4月至今表示经常或一向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受访者达58.1%,比1—3月底上升4.4个百分点。1—3月底,表示需要心理辅导的受访者仅有4.9%,4月至今该比例回落2.9个百分点。目前,98.0%的受访者表示不需要心理辅导。

(五)网络信息对居民情绪影响不大,对官方媒体信息及政府防疫措施评价较高

在当前网络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信息量大,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公众应对疫情的方式和心理健康,如果负面新闻、谣言等广泛传播,将导致公众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及时发布权威、准确信息,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引导公众理性应对疫情,消除公众恐慌、凝心聚力,产生良好社会效果。调研显示,近六成(58.1%)受访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信息对其情绪的影响不大,表示没影响的占18.7%,表示有较大影响的仅占23.2%。对于官方媒体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评价,45.3%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符合,24.1%表示完全符合。67.0%表示官方媒体基本或完全能提供全面的信息。

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快速反应,积极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丰富物资供给、稳定物价和社会秩序,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信心不断增强。72.0%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基本或非常及时,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很有效果,对政府的信任度、国家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

(六)过半受访者得到支持和帮助,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关心最多

新冠肺炎疫情令公众感到担忧和不确定,除个人自我心理调适外,家人、朋友、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对公众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积极的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疫情压力,减缓公众在疫情防控中情绪反应的程度,预防各类情绪和行为问题。疫情发生以来51.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得到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多选情况下,表示帮助来源为家人和工作单位的受访者较多,分别为39.4%和34.0%。其次是朋友(17.7%)、政府(11.8%)、同事或邻居(9.4%)、社区组织(3.9%)。七成受访者表示曾经得到安慰和关心,来源于家人的情况最多,有61.6%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朋友,达43.8%。再次分别是工作单位(27.1%)、同事或邻居(22.7%)、政府(11.3%)。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之前,疫情防控工作不可放松警惕,政府和公众都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心理准备。政府在科学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公众情绪和心理健康,通过科学引导、正向传播、精准施策、教育疏导多管齐下,进一步引导公众相信科学、避免盲目悲观,正确面对目前全球化的疫情问题,全面提升疫情期间心理免疫力,为实现“全民战疫”凝心聚力。

(一)加强宣传引导,发挥正面效应

积极发挥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精准、及时、正向地传播疫情相关信息,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帮助公众积极、全面、正确地理解疫情状况,树立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主动意识,增强社会信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着力加强在宣传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以榜样凝聚力量,以正面典型引导公众。对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加大宣传力度,提振公众信心,增加对社会和自我应对疫情的信心。通过正面、积极的宣传,让公众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感受来自社会各方的强大支持和鼓舞,增强共同抗击疫情的精神动力。

(二)强化信息发布,做到公开透明

把握问题导向,做好舆情监控和信息管控。通过传统媒体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传播有关新冠肺炎的正确知识和疫情信息,将疫情相关信息充分地展示给公众,增加公众对疫情的全面了解,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参与信息发布,增加信息的可信度。通过权威、正确信息的发布,引导公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络和体系,最大限度地消除大家的不安感和恐惧感,保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项工作有序理性地推进。同时,加大信息管控力度,阻断负面、不实言论的传播渠道,避免错误信息对公众的误导。

(三)因时因地制宜,强化政策措施

适时制定及推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项安民保障措施,提升公众安全感,保障公众身心健康。持续落实“六保六稳”相关措施,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确保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关注重点群体,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和收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生活不受影响,减少因疫情导致的恐慌情绪。

(四)重视心理健康,强化心理疏导

着力培养公众危机意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公众应对疫情的心理抗压能力。将疫情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居安思危,提高公众在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功能,创新各级心理服务体系机构及服务形式,开展现场、电话和网络心理援助,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人群之间对于心理服务的需求差异,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分层设计精细化服务内容,合理灵活调整心理辅导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