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宠需自律 良法善治待提速——中山居民饲养宠物情况访谈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21 15:44: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居民饲养宠物成为普遍现象。日益增多的宠物,尤其是犬类宠物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扰民伤民、疾病传播、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中山市居民与宠物相处现状,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近期随机走访了200名中山城区居民,对饲养宠物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访谈结果显示:居民饲养宠物应加强自律,良法善治期待提速。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受访者的性别:男性占54.5%,女性占45.5%;住所:封闭式管理小区占50.5%,开放式小区占36.0%,单家独户占10.5%,其他占3.0%;职业:企业事业单位占36.5%,个体工商户占21.5%,政府机关占21.0%,自由职业者占16.0%,农民占2.5%,其他占2.5%。是否饲养宠物:有饲养占50.0%,未饲养占50.0%。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犬类饲养比例最高

  问及受访对象宠物类别时,在可多选的情况下,饲养犬类等哺乳动物类的受访对象占74.0%,鸟类占14.0%,观赏鱼类占13.0%,两栖类与爬行类占12.0%,昆虫类占10.0%。在宠物类别中,饲养犬类达70.0%,在宠物类别中占比最高。

  (二)宠物来源多数为购买

  调查结果显示,56.0%宠物购自宠物商店,26.0%购自宠物市场,18.0%从他人购买,19.0%为亲友赠送,捡拾占5.0%,救助中心获取占4.0%,繁殖基地获取占2.0%。

 

  (三)逾四成饲主为“新手”

  在饲养宠物的受访对象中,41.0%表示饲养时间在半年以内,40.0%时间在半年至2年,19.0%时间在2年以上。

  (四)近半数饲主时间投入不足

 

  问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宠物时,比较少时间和几乎没有时间的占48.0%,时间基本足够的占40.0%,时间充裕的占12.0%。

  (五)超半数饲主饲养知识不够

 

  问及是否了解宠物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时,很了解的占18.0%,比较了解的占29.0%,其余饲主饲养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六)宠物疾病和宠物遗体处理存隐忧

 

  当宠物患病的情况下,20.0%的饲主表示不用药让宠物自行恢复,16.0%表示遗弃不管,25.0%自行用药,39.0%会带宠物去宠物医院。当宠物死亡时,62.0%饲主表示会找地方进行掩埋,13.0%表示会随便遗弃,仅25.0%表示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七)宠物检疫和疾病防治意识待加强

  在宠物饲养常规注意事项中,不定期为宠物做检查的饲主占31.0%,不定期免疫的占37.0%,不注意宠物接触人体伤口的占44.0%。

 

  (八)不文明养宠行为较常见

  问及养宠不文明行为时,在所有受访对象中,30.0%表示很常见,21.5%表示较常见,14.5%表示一般,20.0%表示不太常见,14.0%表示不常见。

 

  在列举的不文明养宠行为中,可多选的情况下,最常见的问题分别是不注意管理和扰民、宠物患病不及时治疗造成疾病传播、不注意卫生影响环境,分别占79.0%、74.0%、58.5%。

 

  在列举的养犬不文明行为中,可多选的情况下,最常见的问题分别是半夜犬吠扰民、犬只随地大小便且不清理、犬只外出不拴绳,分别占71.5%、63.5%、56.0%。

 

  三、加强文明养宠的建议

  (一)大力推动养犬立法

  在问及是否支持养犬立法时,超七成受访对象表示支持。《中山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早于2016年7月至8月期间已面向社会公布并公开征求各方意见,但该条例时至今日仍未正式发布,不少受访对象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以重视,推动养犬立法,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民生的作用。

  (二)管理部门加强有效管理

  问及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原因时,可多选的情况下,67.0%受访对象表示职能部门存在取证执法难,52.0%表示犬只管理不到位,39.0%表示文明养犬宣传不到位。受访对象希望相关部门克服困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对养犬管理部门职责、养犬管理费用、犬只经营行业监管责任、犬只遗体无害化处理机制等问题上进一步明晰,在保障居民养犬权利的情况下加强对养犬行为的有效管控。

  (三)持续推行居民公约

  在养宠相关法律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议基层社会治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养宠约束内容的修订和完善,同时开展多渠道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利用公约引导居民提升文明养宠自律意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鼓励专业组织参与

  根据受访对象养宠知识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措施,引导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在宠物来源检验检疫、养宠技能培训、宠物寄养、宠物行为矫正、遗弃宠物收容、人宠共患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