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变迁看珠海经济特区四十年民生跨越

来源:住户(农业农村)调查科 发布时间:2020-09-03 08:54: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从四十年前建立经济特区起步,到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风起云涌,珠海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大踏步向前,居民消费领域也实现了从贫困生存、满足温饱到实现小康富裕的变化。当前,珠海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新消费方式逐步渗入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居民消费的变迁见证了特区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

  一、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伴随着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十年来珠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住户调查数据显示,珠海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6年的1273元(注:珠海从1986起才开展城镇居民收支和生活状况调查)增加到2019年的40031元,33年增长了30.4倍,年均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倍,年均增长6.3%。

 

  具体来看,珠海经济特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为珠海经济特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成立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珠海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579元增加到1992年的14585元,年均增速达到25.9%。这段时期居民收入也迅速增长,1994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基本告别贫困进入了温饱阶段;人均消费支出在1998年首次突破1万元,比1986年增长了7.4倍,年均增速达到19.4%。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加大,珠海在全国率先实行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率先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这段时期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略有减慢,从1999年的10397元增加到2010年的20370元,年均增速为6.3%。

  2010年以后,珠海逐步明确了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开放引领两大战略,显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18年,珠海城镇居民收入已突破5万元,达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的“小康”标准。这一时期珠海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加快,连跨“两级”——从2万元增长到4万元,年均增速达到8.3%。

  二、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一)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珠海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也在不断下降。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珠海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1.1%,在1991年开始下降到50%,此后经历了一段起伏阶段, 2001年开始下降到40%以下,而到2019年,已下降到29.6%,已接近富足水平。

 

  (二)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提升

  消费结构的升级还体现在居民家庭开支从满足生存的“必需品”向提升生活质量的“非必需品”转变,居民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下降,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持续升温。1986年珠海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67.8%,发展型消费(包括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总支出的比重为9.0%;而到了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用于衣食的基本生活支出占比为33.8%,发展型消费支出占比达到33.2%,比1986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支出增长速度最快是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居住,年均增速分别为18.1%、16.5%和15.3%,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速排名第四,为13.6%。

 

  三、新消费趋势带动风向

  特区成立以来,珠海居民消费习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发生了巨大改变,消费行为已经不再单纯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开始向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延伸。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消费领域热点频现,新消费趋势成为带动居民消费热潮的风向。

  (一)餐饮消费走向社会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消费逐步从自我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转变,珠海居民外出用餐比例提高,外出用餐频率明显增加,餐饮消费实现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转变。1986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仅84元,在食品支出中占10.8%,到2019年人均外出饮食达到3478元,增长了40.4倍,在食品支出中得占比也提高到了29.3%。餐饮业的发展为居民外出就餐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居民习惯通过在线渠道满足饮食需求,进一步带动了居民餐饮消费的增长。

  (二)文娱生活愈加丰富

  文化娱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珠海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方式从单调到丰富,反映了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1986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61元,而到2019年达到1842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机还是居民生活中的高档品,1986年珠海城镇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82台,电视剧和电影是那个时代居民业余文化娱乐消费的最重要的内容。到了九十年代末,影碟机、音响开始在居民生活中普及,1999年珠海城镇居民每百户分别拥有影碟机65台、组合音响63台。居民日常休闲活动也发生变化,各类舞厅、卡拉ok厅成为流行的娱乐消费场所。跨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脑、手机的拥有量快速上升。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为100台、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83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分别是92台和263部。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如今相当一部分文化娱乐消费在线上完成。同时,各类艺术节、音乐会、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群众文体活动日益兴起,带动珠海居民的文娱生活愈加丰富多彩,文娱消费结构日新月异。

  (三)交通出行趋向便捷

  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成立初期“无机场、无海港、无铁路”的“三无”城市,到如今拥有“海陆空”全方位、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珠海交通得到很大发展,为居民的便捷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4562元,比1986年的32元增长了141.6倍。家用汽车成为普通百姓的主要代步工具,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百户拥有家用汽车65辆,而1997年仅为1辆。据交通部门统计,近五年珠海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6.0%,到2019年已创下72万辆新高。居民出行方式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市内公交、有轨电车方便快捷,市内高铁、飞机四通八达。到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交通费支出为556.2元,其中飞机占比37.4%,火车占比22.8%。

  (四)医疗保健意识增强  

  从2007年起,珠海在全国首次推出了全民医保制度,农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医保待遇。2013年珠海又推出了大病补充医保,有效减轻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负担。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居民从“被动就医”转到“主动预防”,琳琅满目、功能齐全的保健品和保健仪器受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青睐,推动了医疗保健支出的快速增长。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745元,比1986年的18元增长了152.5倍,年均增长15.6%,其中医疗服务是主要支出,占比为76.5%,保健品及器具占比为7.9%。

  (五)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珠海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高楼密布,郊区和乡村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与成立初期的遍地平房、筒子楼相比,居住空间更宽敞、居住环境更舒适,正在从居者“有其屋”朝着“优其屋”转变。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0平方米,比1986年的21.1平方米增长了46.9%。特区初期居民主要住房来源是租赁公房,现在自有住房占比达85.9%。同时,房租、物业费等居住支出也大幅增长。2019年珠海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达9924.0元,比1986年91元增长了108.1倍,年均增长15.3%。

  四十年间,珠海居民生活经历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从昔日填饱肚子到如今享受生活,居民消费的变迁见证着经济特区发展的足迹。四十年沐风栉雨,四十年激流勇进,珠海从“春天的故事”中走来,如今正站在“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放眼未来,发展之路仍面临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此,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挖掘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向着富裕、美丽、幸福珠海的目标稳步前行,奋力谱写特区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