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好定居意愿高 进城定居存三方面难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25 09:59:00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分享至:

         农民工群体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关注农民工群体,共享发展红利,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解当前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及存在困难,7月,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在惠农民工对当前的工作、生活满意程度整体较高,但是收支矛盾技能不足住房和教育等问题上依旧明显进城农民工定居惠州难题不容忽视,需要多方助力

         一、问卷样本情况 

  本次共抽选50个农民工开展调研,其中男性19名,占比38.0%,女性31名,占比62.0%。其中47.0%受访农民工年龄在31-40岁,过半数农民工从事制造业。根据惠州市人社局数据显示,当前惠州市农民工数量超过150万人,截至2023年6月上旬,惠州市共有50.4万农民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了登记录。从通用信息系统登记情况行业分布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有31.8万人,占比63.1%;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有3562人,占比0.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农民工有2183人,占比0.4%。 

  二、进城农民工现状 

  (一)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满意度居前列 

  问卷数据显示,受访群体对自身当前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100%和96.0%的受访农民工分别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满意度达到一般及以上,其中近半数满意程度达到“比较满意”及以上(见图1)。 

  问卷数据显示,企业在关注关心农村户籍员工日常生活状况方面主要关注“身体健康情况”和“居住情况”。员工健康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63.6%的受访企业为员工提供“购买医保或开展健康体验”占据首位。54.5%的受访企业为员工“提供住宿或房补” 

  当前,企业软实力及配套设施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部分,不少企业通过提升食堂服务提高员工宿舍环境、购买社保和免费体检等综合福利,提升企业总体用工环境以增强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惠州住润汽车部品有限公司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主要生产零部件、模具、模具零件。企业人事吴小姐表示,公司每年均有给全体员工提供免费体检,同时宿舍提供夫妻房、三人间,同时宿舍配备空调、无线网络、热水和冲凉房,设施完善。此外公司积极通过生活委员会、总经理意见箱、工会小组、部门领导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员工意见建议充分讨论尽量满足需要提升员工工作舒适度和满意度。 

  (二)晋升相对平等,培训机会充分 

  在发展晋升机制上,农民工能够享受较为平等的晋升待遇同工同酬。问卷数据显示,81.8%的受访企业表示企业农民工晋升(与非农民工相比)不困难,与其他员工晋升比例相当。惠州住润汽车部品有限公司人事吴小姐表示,在入职培训过程中会和所有员工明确讲解公司的晋升机制和渠道方式公开透明,制度完善。 

  在提升农民工能力方面,逾九成的受访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七成的受访企业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与考核。惠州市日臻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人事容小姐表示公司每年都会给有考证需要的电工和焊工给予相应的培训,同时提供轮岗机制,对于有意愿轮岗或者学习相应技能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此外,2023年以来,惠州市人社局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普惠性培训补贴政策,对符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条件,并取得相关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2023年上半年,惠州市农民工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25人次。 

  (三)权益保障得力,社保覆盖面大 

  一直以来,惠州市各级政府把稳就业作为工作重点,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定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清查和根治欠薪月”专项行动,对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同时,惠州市人社局创新工作方法,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使用大数据软件平台系统在线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的统计和督导工作,促使惠州市劳动合同签订率及管理工作效率稳步提升。调研了解到,逾九成受访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和雇主签订书面合同。根据惠州市人社局数据显示,惠州市共有50.4万农民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了登记录入,其中50万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农民工中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分别占比80.0%和92.0%。81.8%的受访企业则表示有给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公积金等。 

  社会融合较好,定居意愿较高 

  64.0%的受访农民工表示社会融合情况较高及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城市逐步形成,“惠民之州”通过不断提升的城市气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安居乐业,64.0%的受访农民工表示有定居意愿其中,受访农民工对在惠的便民程度和生活舒适度的满意程度最高,分别占比48.0%和44.0%。(见图2) 

  三、农民工就业生活难题 

  (一)低收入高负担矛盾突出 

  问卷数据显示,在“城市生活的主要困难有哪些”问题中,“消费水平高”“工资收入太低”分别占比82.0%76.0%。三分之二的受访农民工群体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3001-5000元”区间而在消费方面过半数受访农民工每月消费集中在1001-3000元水平。其中花销较大的消费类别主要是“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和“食品烟酒”,分别占比66.0%、58.0%和32.0%。近六成受访农民工当前的住房性质是租赁私房。近八成受访农民工每月居住支出范围(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在1500元以内。李女士户籍河南在惠大概有八年,汽车线塑工厂做一线工人其表示自己夫妻双方月工资共计1万元左右,老人、小孩均在惠州生活,日常过程中照顾老人、小孩开销、日常生活、房租等支出费用,生活成本较高,生活压力比较大。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民工越发明显地感受到自身收入水平与生活成本之间矛盾惠州市日臻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表示,2023年国内外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订单明显减少。2023年上半年以来,每月产值只有120-130万元,对比2022年同期减少三成,员工加班时间明显减少。此外,另一方面,随着7月社保基数调整,员工到手收入将进一步减少。 

  (二)专业技能不足限制就业 

  问卷数据显示,受访农民工认为工作方面遇到过难题中“就业机会少,找工难”和“技能不足,不满足市场劳动力需求”分别占比40.0%和36.0%(见图3)。六成受访农民工表示收入增长压力较大及以上,其中“压力非常大,目前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个人能力水平不行,没有空闲时间,完全没有增收机会”占比28.0%。企业农民工从事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入行门槛及技能要求水平相对较低一线工人和服务人员,分别占比54.5%和27.3%。调研了解到,惠州市日臻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工及管理人员要求专业在中专及以上对机器操作有一定的经验;惠州住润汽车部品有限公司是日资企业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掌握日语,而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达到上述要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企业用工规模逐步缩减,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民工群体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空间收缩,就业机会减少惠城区钟女士户籍在河源龙川,在一工厂做文职工作,其表示受学历和技术限制,只能从事文职工作,而平时要照顾家庭、工作,很少有时间来提升学历和学习新技能。公司2023年有举办培训,但是专业不对口学习成果有限。 

  (三)住房和教育主要难题 

  调研问卷数据显示七成受访农民工认为城市定居的主要障碍是“住房贵”由于工资收入生活成本高家庭积蓄少,在有定居意愿的受访农民工中有62.5%表示定居有难度。农民工群体往往难以承担高昂的房价只能选择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回家建房难以产生城市归属感 

  45.8%的受访农民工认为在城市定居的主要障碍是“子女升学难”,占据在城市定居主要障碍的第三位。86.0%受访农民工认为照顾随迁老人或儿童的压力程度为“较大”及以上同时受访农民工认为随迁儿童就学面临的主要难题前三位分别是“费用高”、“本地升学难”和“没人照顾”,分别占比64.0%、52.0%和48.0%。有条件的务工人员在工作稳定后为了更加方便照顾会带孩子一起进城。然而公办学校招生时往往对学生的户籍、学籍以及家庭住房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受限于城市教育资源紧缺和农民工家庭经济状况,大多数的进城务工子女无法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致使进城农民工子女不能与城市的孩子接受同等条件的教育,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李女士在惠城区小金口一制造业工厂工作,户籍所在地在河南。其表示当前惠州入学公立学校需要社保满三年,居住证满三年,夫妻双方因不符合条件只能让两个孩子就读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花销在三万元左右,而夫妻双方月工资只有一万元,给生活带来很大压力,不敢有其他开销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就业培训服务,提升农民工获得感 

  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向城市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特别是聚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照护、家政、养老托育等用工矛盾突出的行业和网约配送、直播销售等新业态,持续大规模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院校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评”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依托产业集群建设人才实训基地,培育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新工匠”队伍。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二)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增强农民工满足感 

  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农民工的满足感。对农民工就业比例较高企业提供社保补助和个税返还,降低用人单位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同时应为从事特定高风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快递、外卖等新型劳动关系探索简便灵活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确保参保农民工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统筹协同发展。强化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依据服务供给主体和对象,统筹实施强兜底促普惠、市场化协同发展路径。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兜底线服务,由政府承担底保障责任,确保供应数量、质量,突出对常住人口特别是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全覆盖,提高均等化水平。 

  (三)优化公共服务资源激发农民工归属感 

  推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逐步实现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剥离,促使社会结构有序有效向一元化转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设完善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把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农民工住房逐步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流转制度,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时的教育经费可以转入流入地,为他们在流入地接受教育提供保障,减轻流入地政府的经费负担。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潜力,适当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 

  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加快建立,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安居乐业。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以“低水平、动态性、多梯度”的原则允许农民工缴纳公积金以及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一次性提取公积金,并可提取用于支付房租。 

  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农民工幸福感 

  联合企业工会举办多种文化体育活动,利用城市社区、街道等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鼓励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参与,拓宽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沟通交流的渠道、扩大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真正融入城市中,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幸福感。